據(jù)Yahoo新聞報導,上週日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試圖在太平洋的漂浮平臺上著陸時解體,這是該公司試圖回收火箭時第四次失敗。
然而,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發(fā)射的主要任務如預期順利完成,它將1.8億美元的美國-法國Jason-3衛(wèi)星成功的發(fā)送至軌道,用于研究全球海平面上升。
“火箭正確瞄準了鉆井浮船但看上去像硬著陸,著陸支架折斷,”這家總部位于加州的公司在Twitter上這樣說道。SpaceX表示在火箭準備嘗試著陸前,它與鉆井浮船的直播影片連結失去聯(lián)繫,所以當時沒有獲得即時圖像。SpaceX網(wǎng)路現(xiàn)場直播的一名評論員表示在接下來數(shù)小時將獲得影片。 “不幸的是火箭在鉆井浮船上并未保持直立狀態(tài),但好消息是主要任務完成了。”評論員說,他指的是成功發(fā)射Jason-3衛(wèi)星。
First stage on target at droneship but looks like hard landing; broke landing leg. Primary mission remains nominal → https://t.co/tdni53IviI
— SpaceX (@SpaceX) 2016 1月 17日
After further data review, stage landed softly but leg 3 didn't lockout. Was within 1.3 meters of droneship center
— SpaceX (@SpaceX) 2016 1月 17日
SpaceX試圖收回發(fā)射的火箭,這樣就可以在未來重複使用其中某些配件,公司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明確想要讓太空飛行的成本更低、更永續(xù)。
Well, at least the pieces were bigger this time! Won't be last RUD, but am optimistic about upcoming ship landing. pic.twitter.com/w007TccANJ
— Elon Musk (@elonmusk) 2016 1月 17日
去年12月SpaceX成功的實現(xiàn)獵鷹九號第一階段,也即是火箭長的高聳部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硬地面著落。即使海洋著陸更加困難,SpaceX也希望將這一技術完善,以便在各種情況下都可以回收火箭。
目前火箭發(fā)射后,昂貴的火箭零件都被拋入海洋,浪費了上億美元。SpaceX的競爭者、 由亞馬遜創(chuàng)辦人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成立的Blue Origin在去年十一月成功實現(xiàn)了亞軌道火箭著陸。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公司像SpaceX一樣試圖實現(xiàn)海洋著陸。 由法國和美國共同研發(fā)的Jason-3衛(wèi)星于美國太平洋時間1月17日上午10點42分從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這顆衛(wèi)星主要是密切關注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將如何影響近至海岸一千公尺處的風速和氣流,而過去的衛(wèi)星最近也只限于海岸10000公尺處。這一技術將密切檢測全球海平面高度、熱帶氣旋并幫助支持季節(jié)性和海岸預報。
在這項長達五年的項目中,Jason-3衛(wèi)星的資料將被用于輔助漁業(yè)管理和研究人類對全世界海洋造成的影響。這顆衛(wèi)星是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美國宇航局、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和歐洲氣象衛(wèi)星應用組織(EUMETSAT)四方合作的結果。
專線:劉剛 13911133352
E-mail:[email protected]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tǒng)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jīng)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wǎng)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